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先锋引领 > 创新成果

办公场所最小化  服务场所最大化

-金塔县创新基层组织活动阵地建设新理念

日期:2013-07-15    作者:佚名    来源:本站原创    阅读次数:     保护视力色:       
【字体: 打印

为更好的服务党员、服务群众,服务社会,金塔县积挖掘基层活动阵地建设综合服务功能,创新探索出了“办公场所最小化、服务场所最大会”的阵地建设新理念,使新、改建的基层征地充分提高了利用率。

一、产生背景

金塔县以“基层组织建设年”活动为契机,结合“联村联户、为民富民”行动的开展,着眼于巩固党在村社的执政基础,多措并举,狠抓全县村、社区党员活动阵地规范化工作,切实增强村、社区党员活动阵地服务党员、服务群众、服务社会的综合服务功能。创新探索了“办公场所最小化、服务场所最大化”的基层活动阵地建设新理念,在全县4个社区和86个行政村进行全面推广,把村、社区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成了发展经济的前沿、创建社会和谐的平台、丰富精神生活的舞台、拉近党群干群关系的纽带。

    二、主要做法

1、整合资源,科学规划,完善村、社区组织配套设施。一是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。采取上级财政奖补项目补一点、县财政挤一点、帮扶单位帮一点、镇村(社区)两级筹一点等多种办法,建立了多方投资、齐抓共建、资源共享的建设机制,全面实施全县村、社区组织活动场所的新、改建工程,县财政拿出300万元用于村级活动阵地建设。同时,村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纳入“联村联户、为民富民”行动帮扶范围,制定了《包村帮扶工作联系会议制度》,要求县直帮扶包挂单位落实帮扶责任,帮助被帮扶村筹措建设资金。村、社区组织充分吸纳和利用各类资金,形成党员干部踊跃带头、广大群众积极参与、包挂单位积极扶持的良好氛围。有效解决了村、社区组织活动场所筹资难的问题。二是建立科学化的建设机制。在配置配套设施上按照“立足长远,合理规划、统一设计”的原则,制定了《金塔县村、社区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三年规划》,明确将全县54个村、社区组织组织活动场所作为新、改建重点对象,合理安排建设任务。出台了《关于进一步规范村(社区)组织活动阵地建设的意见》,并邀请住建部门专业技术人员按照“整合资源、科学规划”的原则,结合“办公场所最小化  服务场所最大化”的理念,设计了300平方米的村、社区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工程图纸,统一下发各乡镇按照图纸规范建设。同时,狠抓室外场地硬化、绿化和美化工作,始终保持村、社区组织活动场所卫生、整洁、美观、庄严、得体、大方的外在形象。

2科学定位,合理布局,充实场所用途提高利用率。在农村,在村级党组织,按照“六有”:即有党支部和村委会牌子、有国旗和党旗、有党建活动制度、有党建展示栏和村务公开栏、有政策和科普宣传栏、有文化娱乐广场及活动设施,“五室”:即村、社区组织办公室、党员活动室(远教播放室)、计生医疗室(“两网”监管室)、文化室(农家书屋)、警务室(矛盾纠纷调解室),“五中心”:即建成党员教育管理中心、决策议事中心、便民服务中心、学习培训中心和文化活动中心的目标要求,依托项目抓新建、整合村小学抓改建,并将医务室、便民超市等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服务设施,统筹安排到村、社区组织活动场所布局当中,完善优化了村、社区组织活动场所服务群众的综合功能。形成各类人群的“吸引点”,方便群众就医、娱乐和生活。至目前,全县新建的村级活动场所全部达到了“五室六有”的建设要求在社区,4个社区在办公场所十分紧张的情况下,对现有办公场所进行重新整合,科学规划、合理配置、进一步压缩办公空间、扩大服务场所,全部建成了“一站式”惠民服务大厅,推行社区公共服务集中办公模式,开设了党政事务办理、民政优抚政策落实、居民就业保障、计划生育服务和社会管理等服务窗口,推行“一委一居一站一办”服务,全面推行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新模式,并通过健全完善制度、职责、办事流程图,规范了工作行为,简化了业务流程,为居民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服务平台。

3、创新载体,广泛参与,提升服务场所服务水平。坚持以民为本,结合各村社区实际,完善村(社区)公共服务中心配备设施,充分利用服务场所最大限度的发挥服务功能,提升服务水平。一是发挥“平台”功能,服务广大群众。坚持民事代办和延伸服务相结合。各村推行村干部轮流值班制度,及时接待来访群众,帮助调解邻里纠纷,化解群众矛盾。同时,不断健全和完善村级公共服务中心管理制度,配齐必要的职能办公用房,确保服务中心正常工作、规范运行。充分发挥村级公共服务中心服务群众功能。二是发挥“阵地”功能,服务民主建设。建立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定期议事制度,向党员和村民代表传达上级精神,研究部署工作,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。利用民主生活会、公示栏,搞好党务、政务、村务公开,保证群众依法行驶知情权、参与权、决策权和监督权。让村级公共服务中心成为党员、村民议事和依法行使民主权利的中心,促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,充分发挥村级公共服务中心民主议事和科学决策的功能。三是发挥“课堂”功能,服务群众增收。依托公共服务中心“农家书屋”,远程教育接收站点,定期组织党员、群众借阅、收看,努力增强农民创业意识。通过设立科普宣传栏,举办技术讲座,提供实践岗位,张贴产业技术图片,开展日光温室、葡萄、养殖等种养产业技术技能培训,着力提高农民产业技能。四是发挥“舞台”功能,服务文化生活。加大投入,为村(社区)购置了音响设备、投影仪、电脑等文化设施,协调体育局,添设了篮球架、乒乓球台等。鼓励支持自乐班开展活动,每逢重大节日组织文艺演出、电影观摩、体育比赛等农民、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,努力营造健康向上、生动活泼的农村社会主义新风尚,充分发挥村(社区)服务场所传播先进文化和开展娱乐活动的功能,让“服务场所最大化”取得实效。

三、取得成效

1创新了村级(社区)活动阵地建设理念。“办公场所最小化、服务场所最大化”的提出,创新了村级(社区)活动阵地建设理念,深化了基层党建活动阵地建设内涵,有效的促进了党建工作水平的提升,为解决基层办公场所和服务设施建设提供了多种有益探索和经验。

2、拉近了干群距离,密切了党群干部关系。“办公场所最小化、服务场所最大化”理念,将最好、最大的场所用到群众娱乐、党建活动、为民服务上,将村(社区)党支部书记、村(社区)主任的办公场所安排在相对较小的场所内,最大限度地降低了“官本位”意识和“官僚主义”作风,拉近了村(社区)干部和普通群众的距离,党群、干群关系进一步融洽。

3、强化了为民服务意识,提升了为民服务水平。按照:“五室”、“五中心”的标准,建设了“六有”基层党建活动阵地,实现了“活动有阵地、议事有场所”;同时,将远程教育、农家书屋、综治维稳、医疗卫生、计划生育等相关工作有效设置融入,将为民服务体现到了关注普通群众民生的方方面面,大大提升了为民服务水平。